時事評論背景: 據(jù)《新民周刊》報道,江西省瑞昌市某小學班主任陶老師性侵多名女生,并致部分女生染性病后,家長找到市政府。分管教育的副市長蔣賢智接待了家長。蔣賢智對幾名家長說:“如果是我的孩子遇到了這樣的事情,我就不聲不響帶她到一個沒有人認識的地方去治病,不會向政府要一分錢。 時事評論觀點:如何看待“副市長要受害者不聲不響”問題? 盡管這句話的語境在新聞中很含混,但無論怎樣,這邏輯混亂而無比冷漠的話語,令人不敢相信是出自一位副市長之口。受殘害的都還是未成年的孩子,的確是要有一些隱私方面的保護,但這和“不聲不響”、“不會向政府要一分錢”是兩回事。面對幾個幼女、幾個家庭遭遇的不幸,身居官位者,沒有起碼的歉意和悲憫,卻希望家長“不聲不響”、別找政府麻煩,某些地方的官民隔閡,莫此為甚。 副市長這段話看起來“設身處地”,好像是站在受害者角度考慮,可如果副市長的孩子真有如此遭遇,她真的會自認倒霉、“不聲不響”嗎?絕不可能。任何一個有著正常喜怒哀樂的人,眼看孩子無端遭遇橫禍,都會想著要討個說法。所以,副市長所描述的,不可能是她內心的真實價值觀,只是一個她潛意識里的“順民”形象而已。 在副市長這樣的官員心目中,民眾無論遭受什么樣的不公,逆來順受、“不聲不響”是最好的姿態(tài)。當然,政府也會“主持公道”,但什么是“公道”,則是由相關官員自己說了算。如該副市長所言,“那個老師已經(jīng)被抓了,校長被我們停職了,我們這么做還不負責任嗎?”政府是不是“負責任”,本來受害者最有資格評說,可副市長的強勢反問,已經(jīng)先給自己評了“優(yōu)秀”。至于受害者的心理感受,則不在他們考慮之列。 在該副市長看來,犯罪的是那位代課老師,一切責任都該由他承擔,政府給了每家?guī)兹f元所謂“人道撫慰金”,已是仁至義盡?勺鳛橹鞴芙逃母笔虚L,轄區(qū)教師干出這等天怒人怨的惡行,她真的毫無責任?據(jù)一些家長所言,當?shù)赜泻芏嗬蠋煉旃毘钥震A,每月從工資里扣出800元找個代課老師。而那位殘害少女的老師,就是一個代課教師。若此言屬實,教師管理混亂如此,副市長“負責任”了嗎? 不正視那些無辜孩子和家庭所遭遇的不幸,不反思管理和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,卻只希望受害者家屬“不聲不響”,把不幸當做屈辱命運來承受,這樣的思維,何其冷酷?副市長的這句話,在網(wǎng)絡引來潮水般的質疑批判,并非人們小題大做,而是由此窺見當?shù)毓賳T和政府,在悲劇之后仍保持的冷漠和傲慢。個別官員對民眾遭遇的苦能缺乏感同身受和應有擔當,是造成官民割裂的根源之一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