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事評論背景: 東部某省一名廳長近日深入基層調研,在與當?shù)厝罕娊涣鲿r,這位領導在問了“家里幾口人”“收入怎么樣”“有沒有什么困難”等幾個簡單問題后,竟不知如何繼續(xù)交流下去。新華社記者在基層采訪時發(fā)現(xiàn),一些干部開會講話,或匯報工作時口若懸河、頭頭是道,但一旦直面群眾時卻“結結巴巴”,不知道如何與群眾“打成一片”。 時事評論觀點:如何看待“官員見了群眾就“結巴””問題? 面對民眾的結巴、短路,未必就一定意味著官員的口才不佳、不會交流。很簡單,既然是交流,則談話雙方起碼應該是平等的,至少也應該模糊、淡化身份意識。這其中,官員往往處于主導性地位,民眾不會也不可能去主導話題。因此,官員要放下身段,多一些傾聽意識,想民眾之所想,急民眾之所急,盡量營造一個相對平等的談話語境。 簡單的程式化問題后面,其實同樣隱藏著豐富鮮活的內容。比如,“收入怎么樣”就可以細致破題,征詢一下基層民眾的收入狀況,一年能有多少純收入?來源有哪些?和往年比怎樣?每年又有哪些具體的支出?有沒有存款?等等,這些問題看似瑣碎,卻有關經濟運行與民眾信心。怎么就會無話可談呢? 另外,“有沒有什么困難”這樣的問題也并不簡單。民眾的困難雖然大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,但是,這些小事若不及時解決處理,不斷淪為“沉沒的聲音”,很有可能會累積成大麻煩。官員下基層,本來就應該多聽一聽民生疾苦,而不是走過場,隨意問問,隨便聽聽,問過了、聽過了,也就過去了。 可見,官員下基層“結結巴巴”,根源仍在于沒有真正深入群眾、聽取基層意見、幫助群眾解決問題的誠意。 一方面,現(xiàn)在不少官員并不覺得有與民眾攀談、交流的必要。在他們看來,發(fā)指示、做報告、談經驗遠比同老百姓交流更緊要,而面子上的發(fā)展政績、經濟增長,也遠比老百姓的那點雞毛蒜皮更重要。 另一方面,一些官員的生活、工作與民眾也漸行漸遠。在他們眼里,基層其實是一個十分遙遠、十分模糊的存在。很多底層民眾不要說見到省里的廳長,就連鄉(xiāng)鎮(zhèn)長都很少謀面了。這樣的疏離其實就是一種割裂和分化。長此以往,不僅官員、政府的威信會因此受損,老百姓也會愈來愈排斥與官員交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