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如晦出身于世宦之家,少年好學(xué)。隋煬帝大業(yè)年間,吏部侍郎高孝基器重他機敏善應(yīng)變,遂將他補為滏陽縣(今河北磁縣)尉。他見隋朝政治腐敗,又認為縣尉之職卑微,因而棄官歸家。
杜如晦(585年~630年)中國唐初名相。字克明。京兆杜陵(今西安市長安區(qū))人。從祖果為北周、隋顯官。唐武德元年( 618年 )如晦被李世民(見李世民)引為秦王府屬官。如晦常從征伐,參與機要、軍國之事,剖斷如流。又遷陜東道大行臺司勛郎中,并以本官入文學(xué)館為十八學(xué)士之首 。 四年,李世民建天策府,以如晦為從事郎中。當時世民弟兄間皇位繼承的爭奪十分激烈,太子建成企圖翦除世民羽翼,在唐高祖李淵前譖毀世民的幕僚,因此如晦和房玄齡同被斥逐。九年,潛入秦王府謀劃玄武門之變,以功擢拜太子左庶子。太宗即位,如晦遷兵部尚書,進封萊國公,貞觀二年(628年),以本官檢校侍中,攝吏部尚書,仍總監(jiān)東宮兵馬事。三年,任尚書右仆射,仍領(lǐng)選事。四年三月卒。如晦為相時,正值唐新建不久。他與房玄齡共掌朝政,典章制度皆兩人所定。時稱如晦長于斷,玄齡善于謀,兩人配合默契,同心輔佐太宗,后世論唐代良相,首推房、杜。 |